長期以來,通過法定圖則、交通專項等,深圳市規劃了一大批獨立占地的公交首末站;但受制于用地落實難、居民反對等,規劃首末站的實施率不足30%,全市現狀首末站缺口較大,制約著常規公交的健康發展。
爲從根本上破解土地資源緊約束背景下公交場站用地落實難、規劃實施難問題,深圳市于2012年正式確定調整公交場站發展模式,由傳統“以獨立占地爲主、平面建設”模式轉變爲“以立體綜合車場爲核心、配建公交首末站爲網絡”模式。
其中,公交首末站重點承擔公交車輛發車掉頭、乘客上下客及候車等服務性功能,主要通過與建設項目附設形式進行配建;公交車輛的夜間停放、維護保養、加油充電等生産性功能則剝離至公交綜合車場,通過在相對遠離中心區域建設立體多層綜合車場集中解決,發揮規模效益。
——《深圳市公交首末站配建制度檢討評估及優化研究》
前海深港合作區一共規劃了39處配建公交首末站,占地11.9萬平方米,高水平建設及運營管理公交首末站是提升公交競爭力、實現土地資産保值增值的關鍵。前海智慧交通運營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前海科創投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合資成立的基于智慧交通體係的科創智慧園區運營服務商。具備智慧公交首末站的統籌建設能力。現正推動前海時代7號地塊首末站示範工程建設,預計于2019年建成。
(圖爲:工程建設現場)
智慧公交首末站具有“空調候車、功能複合、智慧運營、綠色共享”的特點,是在保證公交基本運營的前提下,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優化空間布局,整合定制公交、新能源充電、物流配送、汽車分時租賃等服務設施後,形成的綜合服務社區驿站。
智慧公交首末站的價值
1.踐行國家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
2.破解場站用地難題
多元基礎服務設施整合,建築配建落實場站用地
3.盡享交通出行從容
智慧化的管理係統,高品質的建設標准
4.簇擁無限商機資源
首末站爲建築帶來大量人氣,建築爲首末站帶來大量客流
智慧公交首末站的背景
傳統首末站功能單一、設施簡陋、候車環境惡劣,在土地緊約束條件下,首末站由獨立占地過渡到建築配建模式後,又出現了利用效率低、市民排斥等新問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深層次、多元化需求。國家相關部委明確要求城市公交首末站應向“土地集約化、功能綜合化、管理智能化”轉型,公交首末站建設已邁入3.0時代。
(圖爲:公交首末站1.0時代)
一塊場地+一個板房
(圖爲:公交首末站2.0時代)
結合建築附設功能單一
(圖爲:公交首末站3.0時代)
綜合運營服務社區驿站
服務內容
01規劃設計咨詢服務1.公共交通專項規劃、規劃選址研究報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等;
2.片區交通分析,包括出入口開設方案、交通組織設計、交通承載力分析等;
3.首末站方案設計,包括平面功能布局、豎向布局、柱網間距協調、軌迹模擬等;
4.各專業施工圖協同設計,包括智能公交係統、新能源充電樁、水電暖通等。
(1)土建裝飾工程
(2)智能設備安裝
按施工工藝流程對地磁感應器、高清攝像頭、動態誘導屏、公交電子站牌等智能設備進行施工安裝。
(3)智能平台搭建
融合圖像解釋及內容檢索和數據管理挖掘應用兩大核心技術開發集成智慧公交運營管理平台,具有行車安全管理、到離站預報、班次信息發布、客流行車安全管理、到離站預報、班次信息分布、客流統計、車輛調度管理等功能,實現運營調度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根據客戶具體需求,開發集成交通大數據智慧平台,定制化拓展智慧充電、智慧物流、出租車、汽車分時租賃等增值服務。
(圖爲:平台調控主界面)
(圖爲:公交調度界面)
利用大數據驅動場站服務升級和智慧化管理,有效提升日常運行監管能力、突發事件快速響應能力和應急事件處置能力,讓管理者運籌帷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運營組織管理、專業設施維護、係統運營管理、基礎設施維護和智慧安防等。
上一篇:沒有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