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奇,重新起航

來源:前海科控

時間:2019/10/15

瀏覽量:

過去一年在特殊經濟環境下,經歷了多時的資本市場動盪後,大多數投資機構陷入募資困境,許多機構彈盡糧絕,存活下來的機構紛紛調整激進步伐,節衣縮食進入休眠狀態。如何在資本寒冬中生存並謀求發展,是視日益趨嚴的政策為猛虎,消極應對,還是順應趨勢,尋求機會大膽創新,是每一家資產管理機構都在認真思考的命題。



前海作為深圳經濟特區先行先試區域,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國家政策支持下,已營造了優良的投資環境、便利的貿易氛圍。為了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推動創新資源快速集散、創新主體不斷壯大,深圳嘉富誠抓住創新創業載體的新機遇,在逆勢中創新發展,大膽投資運營4000平米的“前海科創空間”,用於孵化科技創新型專案。該科創空間位於前海自貿區卓越前海壹號5A甲級寫字樓,是前海地標性建築,處於大灣區核心地段。這一區位優勢對嘉富誠基金發展“項目孵化”、“產業投資”、“產融結合”具有非凡的意義。

 

產業——落地載體政策

20198月,前海管理局正式印發《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支援創新創業載體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試行)》,給地處前海的創新創業載體以優惠的扶持,一方面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時段給創新創業者提升了信心和針對性資助,例如包括開辦費資助、運營費資助、租金資助、培育企業獎勵、融資獎勵等等;另一方面也將助推科創產業加速發展,説明創新創業平臺打造更優質的生態圈。深圳嘉富誠正在尋求創新創業載體政策的支援,以突破現有物理空間,在打造線下平臺的同時,重點打造線上平臺,網羅海內外的投資家和創業者,優化科創專案孵化的產業結構,構建一個多元化、智慧化的共用生態閉環。


優勢——對接港澳海外

在前海創新創業載體政策推出後,深圳嘉富誠團隊積極利用所處前海的地位優勢,對接港澳臺及海外創業團隊,尋求新技術的專案投資和引進孵化,同時設立了中澳海外聯合創新中心,採取“早期投資+跨境加速+技術交流”的模式運營,以“資金、導師、人才、技術、創業指導、中澳發展規劃”等創新要素和資源優勢打造一個跨國界創業創新平臺和生態系統,致力於説明中澳技術型創業企業在跨境市場拓展、技術研發、融資和全球化發展提供全方位指導和協助。截止目前已經在澳洲投資服務十餘家企業,舉辦中澳兩地投資經貿活動18次,澳大利亞前總理和澳大利亞駐華副總領事均曾出席過相關活動。此外,深圳嘉富誠重視產學研專案的挖掘和孵化,正在籌備設立燕山大學深圳研究院,並擬暫先落地前海,“依託燕大、立足深圳、面向世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將其打造為中國高校研究院管理創新、體制創新、產學研創新的典範。


發展——突破物理空間

得益于前海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載體政策的支持,深圳嘉富誠利用資本市場領域多年的積累打造了一個集創新創業、科技孵化、資本投行、中澳產學研為一體的創新型服務平臺——灣區科創空間,創新整合了燕山大學深圳研究院(產學研)、中澳海外聯合創新中心(海外創新中心)以及嘉富誠股權投資基金(股權投資機構)的綜合資源,有利於發揮“資本+科創空間+產學研孵化”的創新優勢。灣區科創空間有效突破了物理空間、商事代理等基礎服務,依靠互聯網、開源技術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創業空間,定期的沙龍和論壇活動增加了創業者相互交流的機會。


未來——開發產學研創

創新創業載體政策的落實不僅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優秀海內外人才集聚前海創新創業,包括90後年輕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及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創業者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還推動了創業生態平臺的完善和創業載體的升級。創業服務機構由場地租賃、辦理註冊等基礎服務,發展為投資路演、創業交流、創業媒體、創業培訓、技術轉移、法律服務等新業態,其構建的全球科創專案與風險投資機構資料庫,對投資機構進行了完善的投資風格和投資行為畫像,可以針對科創企業行業、團隊、技術特色、發展階段等多維度智慧匹配全球投資者,能更快地幫助所孵化企業找到合適的投資方。


上壹篇:EZ Landing一行到訪前海科控,推介墨西哥發展機遇

下壹篇:夢工廠喜獲“深圳市創業孵化基地”認定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