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前海科控
时间:2019/10/15
浏览量:
过去一年在特殊经济环境下,经历了多时的资本市场动荡后,大多数投资机构陷入募资困境,许多机构弹尽粮绝,存活下来的机构纷纷调整激进步伐,节衣缩食进入休眠状态。如何在资本寒冬中生存并谋求发展,是视日益趋严的政策为猛虎,消极应对,还是顺应趋势,寻求机会大胆创新,是每一家资产管理机构都在认真思考的命题。
前海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区域,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下,已营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便利的贸易氛围。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推动创新资源快速集散、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深圳嘉富诚抓住创新创业载体的新机遇,在逆势中创新发展,大胆投资运营4000平米的“前海科创空间”,用于孵化科技创新型项目。该科创空间位于前海自贸区卓越前海壹号5A甲级写字楼,是前海地标性建筑,处于大湾区核心地段。这一区位优势对嘉富诚基金发展“项目孵化”、“产业投资”、“产融结合”具有非凡的意义。
产业——落地载体政策
2019年8月,前海管理局正式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给地处前海的创新创业载体以优惠的扶持,一方面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时段给创新创业者提升了信心和针对性资助,例如包括开办费资助、运营费资助、租金资助、培育企业奖励、融资奖励等等;另一方面也将助推科创产业加速发展,帮助创新创业平台打造更优质的生态圈。深圳嘉富诚正在寻求创新创业载体政策的支持,以突破现有物理空间,在打造线下平台的同时,重点打造线上平台,网罗海内外的投资家和创业者,优化科创项目孵化的产业结构,构建一个多元化、智能化的共享生态闭环。
优势——对接港澳海外
在前海创新创业载体政策推出后,深圳嘉富诚团队积极利用所处前海的地位优势,对接港澳台及海外创业团队,寻求新技术的项目投资和引进孵化,同时设立了中澳海外联合创新中心,采取“早期投资+跨境加速+技术交流”的模式运营,以“资金、导师、人才、技术、创业指导、中澳发展规划”等创新要素和资源优势打造一个跨国界创业创新平台和生态系统,致力于帮助中澳技术型创业企业在跨境市场拓展、技术研发、融资和全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协助。截至目前,已经在澳洲投资服务十余家企业,举办中澳两地投资经贸活动18次,澳大利亚前总理和澳大利亚驻华副总领事均曾出席过相关活动。此外,深圳嘉富诚重视产学研项目的挖掘和孵化,正在筹备设立燕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并拟暂先落地前海,“依托燕大、立足深圳、面向世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将其打造为中国高校研究院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产学研创新的典范。
发展——突破物理空间
得益于前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载体政策的支持,深圳嘉富诚利用资本市场领域多年的积累打造了一个集创新创业、科技孵化、资本投行、中澳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型服务平台——湾区科创空间,创新整合了燕山大学深圳研究院(产学研)、中澳海外联合创新中心(海外创新中心)以及嘉富诚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的综合资源,有利于发挥“资本+科创空间+产学研孵化”的创新优势。湾区科创空间有效突破了物理空间、商事代理等基础服务,依靠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空间,定期的沙龙和论坛活动增加了创业者相互交流的机会。
未来——开发产学研创
创新创业载体政策的落实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海内外人才集聚前海创新创业,包括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还推动了创业生态平台的完善和创业载体的升级。创业服务机构由场地租赁、办理注册等基础服务,发展为投资路演、创业交流、创业媒体、创业培训、技术转移、法律服务等新业态,其构建的全球科创项目与风险投资机构数据库,对投资机构进行了完善的投资风格和投资行为画像,可以针对科创企业行业、团队、技术特色、发展阶段等多维度智能匹配全球投资者,能更快地帮助所孵化企业找到合适的投资方。